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0.后来,我与这些灵人谈到他们的星球。当所有灵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被主打开时,他们就都知道自己的星球;因为他们把这种记忆从世上带来了,只是不能被打开,除非有主的美意。然后,一经许可,这些灵人便谈到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并向其星球的居民显现,与他们交谈,仿佛他们是活着的世人。这种事的发生是因为他们被带入其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以致他们能回想起他们活在世上时的思维。那时,这些居民的内在视觉,或灵的视觉被打开了,由此看到他们。他们补充说,居民并未意识到他们并非其星球的世人,只是当他们忽然从眼前消失时,才开始察觉他们不是。我告诉他们说,古时,这种事在我们地球也发生过,如发生在亚伯拉罕、撒拉、罗得、所多玛的居民、玛挪亚和他妻子、约书亚、马利亚、以利沙伯和众先知身上。主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显现,在祂揭示自己之前,那些看见祂的人只知道祂是地球上的人。但如今这种事极其罕见,因为人们不可以这种方式被迫去信。被强迫的信仰,就是诸如由奇迹所引发的信仰,并不牢固,还会对那些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圣言在自己里面建立信仰的人造成伤害。
4539.“起来,上伯特利去”表关于神性属世层,也就是说,关于它的觉知。这从“起来”、“上”和“伯特利”的含义清楚可知:“起来”是指提升(参看2401, 2785, 2912, 2927, 3171, 4103节),在此是指属世层向着神性的提升;“上”是指朝向内层,如下文所述;“伯特利”是指属世层里面,也就是次序终端里面的神性(4089节)。因为在原文,“伯特利”表示“神的殿或神的家”,并且由于“神的殿或神的家”就在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所存在之地,因此“伯特利”在最近似意义上表示这些认知,如前所示(1453节)。但由于内层终止并被包裹于次序的终端,并一起在那里,可以说同住在一个家里;还由于人的属世层就是包裹他内层的终端,故严格来说,“伯特利”或“神的殿或神的家”就表示这属世层(3729, 4089节),尤其表示那里的良善,因为就内义而言,“家或殿”表示良善(2233, 2234, 3720, 3729节)。此外,认知存在于属世层或次序的终端里面。
“上”之所以表示朝向内层,是因为内层事物就是所谓的高层事物(2148节),因此,当在内义上论述朝向内层事物的发展时,经上就用“上”这种词;如,从埃及“上”到迦南地;“上”到迦南地的内层部分;从迦南地的各个部分“上”到耶路撒冷;当在耶路撒冷本身时,就“上”到那里神的殿或家。摩西五经就提到从埃及“上”到迦南地:
法老对约瑟说,你可以上去埋葬你父亲;于是约瑟上去,与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所有的臣仆;又有车辆马兵,和他一同上去。(创世记50:6, 7, 9节)
士师记:
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他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士师记2:1节)
“埃及”在内义上表示帮助人们获得对属于主国度事物的某种概念的记忆知识;而“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由于记忆知识较低,或也可说,是外层,而主国度的事物较高,或也可说,是内层,故圣言说“从埃及上迦南地”,反过来则说“从迦南地下埃及”(创世记42:2, 3; 43:4, 5, 15等节)。
约书亚记提及“上”到迦南地本身的内层部分:
约书亚说,你们上去窥探那地;人就上去窥探艾城;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对他说,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千人或三千人上去;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约书亚记7:2-4节)
由于“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故距离它的边境地区较为遥远的部分表示内层事物;因此,此处经上用的是动词“上去”。耶路撒冷周边所有区域,以及耶路撒冷中神的殿或家也一样(列王纪上12:27, 28;列王纪下20:5, 8; 马太福音20:18; 马可福音10:33; 路加福音18:31;以及其它许多地方节)。耶路撒冷是那地的至内在部分,因为它表示主的属灵国度;神的殿或家则是耶路撒冷的至内在部分,因为它表示主的属天国度,并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自己。这就是为何人们说“上”到这些地方。从这一切可以看出“起来,上伯特利去”表示什么,即朝向内层的发展,就是本章所论述的主题(4536节)。
6207.天使的流注主要进入人的良知,良知里面有一个他们能进入其中进行运作的层面。该层面就存在于人的内层里面。良知是双重的,即内在和外在的。内在良知涉及属灵的良善与真理;外在良知涉及公义与公平。如今,这后一种良知存在于许多人中间;但内在良知只存在于极少数人中间。即便如此,那些具有外在良知的人在来世仍会得救;因为他们是这种人:他们若违背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行事,就会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折磨。他们有这种感受,不是因为这样做丧失了地位、利益或名声,而是因为违背了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不过,哪里没有这两种良知存在,哪里就有某种低劣的其它东西有时假装良知。也就是说,假装良知会使得人们去行真理与良善、公义与公平,但不是出于对它们的爱,而是为了自我、为了地位和个人利益。当不利的事临到这些人身上时,他们也会感到痛苦和折磨。但这种良知根本不是良知,因为它属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里面没有任何爱神爱邻之物。因此在来世,它便看不到了。
像这样的人也能履行重要职责,和那些具有真正良知的人一样;因为就外在形式而言,他们做的事都是一样的;但他们做这些事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因此,他们越是害怕丧失这些东西,就越能更好地履行有利于邻舍和国家的公共职责。而那些不害怕丧失这些东西的人则是国家中完全可有可无的成员。那些具有虚假良知的人甚至不知道何为良知,当从别人那里听说何为良知时,他们还会嘲笑它,认为它是简单或精神错乱的产物。说这些话是为了叫人们知道这种流注的性质,也就是说,良知是天使能流入其中的层面,天使甚至能流入那里对良善与真理、公义与公平的情感;他们以这种方式在不拿走此人自由的情况下来约束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